首页 > 海外思想
T- T+
曹溪禪门六祖慧能
分享到:

原创 成赛 无念茶空间

01

公元638年,唐贞观十二年,惠能出生在广东新兴(新州),他的父亲姓卢,本来是范阳人(今河北境内),因犯了过失,丢掉了官职,被流放到了岭南。惠能很小的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流落到南海,相依为命,靠卖柴维持生计饱尝人情冷暖。一天他给一个客人送柴时,无意中听到有人在读《金刚经》。他一听便询问客人,客人告诉他在黄梅的冯茂山有一位弘忍禅师,座下有成千的弟子。于是,惠能就立即辞别老母,一路往黄梅求法去了。

六祖慧能IA旧照复原画象

02

公元674年,三十七岁的惠能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一个人徒步到了黄梅的冯茂山。慧能拜见弘忍,弘忍五祖问惠能:“你是哪里人啊,为什么要来礼拜我?想从我这里学到什么呢?”惠能回答:“弟子是岭南人,新州人,不求什么,只求成佛的方法。”弘忍说:“你是岭南人,又是个蛮子,怎么能学习成佛的方法呢?”惠能回答:“人有南北的分别,但佛性并没有南北的分别。”

湖北冯茂山黄梅五祖所在地

03

弘忍听了,不再发问,知道惠能不是等闲之辈。但他有意安排惠能去了碓坊打杂,一干就是八个多月。这八个多月,惠能的学习,不过是每天做杂活。一天,弘忍突然对弟子说,要选择一位传授衣钵。怎么选呢?就写一首偈,即佛经中的唱颂词)呈上来。弘忍会根据偈来确定衣钵传授给谁。

神秀是弘忍的大弟子,写了一首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惠能让人读了神秀的偕,自吟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04

弘忍看到神秀的偈,认为并没有达到彻悟,“只到门前,尚未得入”,当看了慧能的偕,知道惠能已经彻底觉悟,便悄悄地把衣钵传了给他,并让他连夜离开黄梅,往岭南方向而去。果然,弘忍其他的弟子不服惠能,一路追赶想抢回衣钵。慧能到了岭南,回到新兴,四会、一带,隐居东山修行,这段避世的生活有说十二年,也有说十三年。

六祖慧能翁源东山隐居旧址

六祖慧能广东构庵隐居旧址

05

《坛经》记录惠能在曹溪讲授的佛法。在曹溪二十多年,到了晚年,名声已经远播京城,武则天和唐中宗先后两次派使者到曹溪,恭请惠能到京城的皇宫里去讲授佛法。惠能都以身体不好为由婉辞了。

06

慧能得到五祖的传授的衣钵,继承了东山法脉,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禪宗法门,柳宗元在《赐译大鉴禪师碑》说:“凡言禪,皆本曹溪”,武宗灭佛之后,曹溪禪宗位居中国佛教的主流地位。曹溪禪门六祖慧能对海外日本、韩国等地产生了深远影响。

无念茶事无念出至《六祖坛经》六祖慧能: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的意思是指没有妄念、烦恼心,心不染著,是为无念。茶事即禅事,禅就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广告位1
广告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