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色北欧
T- T+
山茶树灰水糍粑(双蒙传统文化探秘之八)
分享到:

山茶树灰水糍粑---舌尖上的乡愁

何佳珍

山茶树灰水糍粑是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小长安镇双蒙村何家屯(旧称木山村)的传统特色美食,自古以来,何家屯就有在元宵节吃山茶树灰水糍粑的习俗。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尝过十五糍,其他不想吃。意思是说,吃过元宵节的糍粑后,再吃其他的食物就没胃口了,可见山茶树灰水糍粑是多么的具有魅力。

山茶树灰水糍粑系传统手工制作,原料是当地富含硒元素的糯米。其制作过程是:首先采集开花的野生山茶树,此树在何家屯旁边的岭坡生长得最多最好。至于为什么是野生茶树,这应该是何氏祖上的功劳吧。采回野生山茶树后,将山茶树烧成灰,然后用布将树灰包好,浇上水任其自然滤出灰水,再用灰水浸泡糯米12小时后,将糯米用石磨磨成米浆,再用山茶树灰吸干米浆水,接下来是手工将米浆搓成扁圆形米团,最后用茶树灰水将糯米团煮熟。

制作山茶树灰水糍粑一般由家庭主妇带领家里小孩来完成,要求小孩参与,可以一边搓捏糍粑,一边叙家常,聊人生,引导小孩勤奋读书,努力工作,热爱劳动。整个活动将道德引导、文化濡染、劳动习惯培养完美融合,并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融入浓浓的亲情,可谓一举多得。山茶树灰水糍粑煮熟即可食用。刚出锅的糍粑呈金黄色,冒着腾腾热气,糍粑的香味随着热气弥漫整个房屋。此刻,定力再强也无法抵挡来自这独特美食的诱惑。最常见的吃法是将糍粑晾干后切成片用红糖水煮着吃。煮的时候可不能急,需耐心等到水开后再将糍粑片放入锅中。一会儿,煮熟的糍粑便浮起来了,像一片片金叶随着糖水在锅中温柔地翻转,糍粑香味弥漫,此时,便可以慢慢享用了。另外一种吃法是用油煎,待锅热后放入适量植物油,油热即放入成个的糍粑,上盖文火慢煎。在这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及时翻面,撒少量清水后再上盖文火煎至柔软即可。还有一种吃法是用火烤。以前没有电的年代是用草灰火、炭火慢慢烤。只是需要观察火候,及时翻转糍粑,避免烤焦。现在就方便多了,可以用烤箱来完成,定时后就可以放心等着享用了。山茶树灰水糍粑,色泽金黄,香味浓郁,柔滑顺口,糯而不腻。

由于灰水中含有碱,所以灰水糍粑保质期长,便于携带,方便食用,深受青睐,是走亲访友的绝佳礼品。过去,家里有人在远方工作的,或者是远嫁他乡的,过年后,都要带上灰水糍粑返程,带上家人切切的爱意,浓浓的乡愁。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加上制作茶树灰水糍粑过程复杂,现在会制作茶树灰水糍粑的人越来越少了,想一饱口福也越来越难了。过去吃过何家屯灰水糍粑的,有很多人可能只能靠回忆灰水糍粑那独特的美味,来圆那浓浓的舌尖上的乡愁了。

制作山茶树灰水糍粑需采回即将开花或已经开花的山茶树枝。(图/何佳珍)

找到一个会制作灰水糍粑的人,心里别说有多高兴!(图/何佳珍)

将山茶树枝烧成灰后,取其灰备用。(图/何佳珍)

将山茶树灰水浸泡过12小时的糯米磨成浆,然后把米浆用布包好,外面撒上树灰吸水分,待米浆可以搓捏时,把米浆搓捏成扁圆状。(图/何佳珍)

再用茶树灰滤出的水把生糍粑煮熟即可。(图/何佳珍)

将煮熟的糍粑捞出晾干就是成品了。(图/何佳珍)

把灰水糍粑切成片待煮。

茶树灰水糍粑吃法多样,可煮,可煎,可炒,可烤,烹饪方式不同,口感也不同。(图/何佳珍)

灰水糍粑用红糖煮水是最常用的烹饪方式。春节期间,本人有幸悄悄地尝了一碗,这美食吃起来糯不粘牙,香气绵长,吃了还想吃,可惜等吃的人太多,没有第二碗了。

(图/何佳珍)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广告位1
广告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