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色北欧
T- T+
这10件事告诉你中国人住在北欧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分享到:

你回国,亲戚朋友问,那边中国人多吗?在那边吃什么呀,也有这个那个吗?他们说什么话?房租贵不贵?一个月工资多少?他们用的是啥钱呀。。。。。。

你感觉你好像刚从另一个星球回来,一切都需要从头解释,一一讲解,但却不知道从何说起。这些问题其实我们网站dangdi.life都有文章介绍,但今天,我们不做解答,也不做旅行攻略,我们只想用10组图片,一一对比,生活在北欧的日常差异,看到的、懂得的人请给我们点个赞!

🧑‍🤝‍🧑中国人多吗?

这组图是丹麦哥本哈根走街和北京长城的对比,当有人问,那边中国人多吗?我们脑海里是这样的画面。嗯,真的不多。

哥本哈根和北京,图片来源:网络

🏢房子高吗?

北欧很少有高楼大厦,某些城市对城市建设规划要求楼的高度不能超过一定高度,整体的建筑都偏古老。小编住的地方是个普通的居民楼,但这楼也有100多年历史了,楼盘整体高度不超过5层。嗯,这边房子不是太高,也不需要那么高,因为人少。

上海和斯德哥尔摩,图片来源:网络

🍃体感不同?

在北欧大冬天有时候会看到有人穿着短裤和羽绒服走在路上,然后你就会想,这体感差别这么大吗?🌬️

冬天穿着偶尔差异,图片来源:网络

🌡️天气怎么样?

来北欧生活后,有人发现,天气真的可以影响人们的心情,而且当长期生活在阳光极缺、经常下雨、日间暗淡的环境下,人会因为缺乏维生素D等原因导致抑郁,尤其产生“冬季抑郁”。

图片是小编生活附近丹麦一个湖泊某天的天气,以及海南岛的对比,这大概是我们心中的对比。

整体感觉是黑暗和光明的对比😆,但都很美。

🧾他们怎么支付?

我们有微信支付,丹麦有MobilePay,北欧其他国家也差不多。这一点上微信支付其实更先进,MobilePay前两天也才升级更新添加了几项功能,但这些功能其实微信很早的时候全有。

手机支付方式大同小异,图片来源:微信官网及MobilePay官网

🧍‍♂️大人小孩都会做的事情

北欧人可太爱甘草糖了,如果你第一次去北欧,身边的北欧人都会说你尝过甘草糖没有?就跟我们中国人之间见面会问“吃了吗”一样。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甘草糖和英雄联盟的游戏放到一组图里呢?因为有一次我和丹麦同事吃午饭,我们聊起了游戏行业。这位丹麦同事曾经去重庆工作生活过三年,他说,印象中好像很多成年的中国男人都还在打游戏。

我问,“你们不打吗?”他说,“没有那么多,很多人青少年时候会打,成年之后基本不打了,感觉游戏不像是成年人常会做的事情,但是我们吃甘草糖!”

大人小孩都会做的事情,图片来源:网络

☕咖啡间还是茶水间?

丹麦公司通常都会有茶水间,其实用西方人的叫法,应该叫咖啡间(coffee room),瞧瞧这差别!

在茶水间我也并不想那么突出,我只不过接了杯热水,对,咖啡机有热水可以选,它本意是泡茶的,但我就是想喝热水。然后,不止一次会有人问我,“就只是水吗?而且是热水?”我回答,“嗯,就是热水,不放茶。”然后我就开始回想,喝热水这个是习惯还是文化?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喝热水的?我也忘记了。。。。。。

茶水间还是咖啡间?图片来源:网络

🍜用筷子还是刀叉?

西餐对我们来说是舶来品,有一套仪式感和陌生感需要学习,但是当你生活在欧洲,那刀叉就是咱的筷子啊。

我有一次请一位国外的朋友吃饺子,当饺子上桌的时候,我在她那碗饺子旁边放了一副刀叉和一双筷子。后来,她发了Instagram,配文字说,“一位真诚体贴的朋友会给你两个选择。”往往这种时候,我都是趁机不忘宣传中国传统,并炫耀我的筷子“功夫”。

筷子和刀叉,图片来源:网络

🥬他们真的吃很多生冷的!

中餐的菜真的香味扑鼻,西餐口感也许好,但印象中除了圣诞节,北欧饭菜从热度上散发的香味比较少。

同时,想起刚来留学时一位好友的经历。她去学校食堂买饭,走了好多圈盘子还是空的,来自巴黎的同学问她,你在找什么想吃的?她只回答,“热的。”🤭因为在这样的饭堂,谁还敢说自己想吃的是啥?能有热食就很感恩了。

饮食习惯的差异,图片来源:网络

🏠普通人家长啥样?

曾经有朋友这样表述生活在这边的感受:“丹麦就像成人版的童年。”而我的感受是,初来时仿佛踏进了桃花源,随处皆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意感。

后来生活久了,诗意仍然在,但更深层次的文化冲击也同时存在。我们学习着接纳新文化,并努力传承自己的文化。看过两端的风景后,觉得,虽然风格迥异,世界上的普通人家,不都大抵相似吗?

都是旅游小镇,云南和丹麦Skagen,仿佛有异曲同工之妙,图片来源:网络

-END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广告位1
广告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