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新闻
T- T+
談談《施政報告》建設香港北部都會區規划之我見
分享到: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十月六日發表2021年度《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近期施政方針和政策,以中長期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重大發展戰略和愿景規划。普遍受到香港各界社會的歡迎和回響,尤其是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香港北部与深圳接壤地區新發展規划,稱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該策略規划提出用20年建設北部都會區,涵蓋天水圍、元朗、粉嶺、上水等現有新市鎮,以及古洞北、洪水橋、新田/落馬洲等6個新發展區,總面積約300平方公里,相當於全港土地近三成。按其構思,北部都會區可容人口250萬。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大膽而又不乏創意的宏大設想。

一、 一石擊起千重浪,柳暗花明又一村。

林鄭特首提出的北部都會區遠景規划,不但在香港社會,亦在內地,特別是在大灣區,引起了熱烈的反應和討論,這個規划,似乎早在預料之中,因為回歸以來,一直不少有識之士,提議政府發展新界北部地區,一方面發展的產業,帶動創科發展、增加經濟增長動力,帶動青年就業和發展,另一方面解決香港土地和房屋短缺老大難深層次的矛盾。如“一河兩岸發展建議”及后來的河套區科技園計划。都是很早就意識發展北部地區的潛力和加快与內地經濟發展融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港社會就香港北部地區的開發和深圳加快融合,對特區政府早就有所期盼。因此,對林鄭特首提出的北部都會區遠景規划,感到欣慰和歡迎,令廣大香港市民感覺香港有了國安法,從混亂的社會運動和黑暴的沖擊中走出來,又看到了光明的前景,亦代表香港管冶團隊在融合國家發展上,從思想及行動上實現了新的轉變。但另一方面,林鄭特首提出的300平方公里北部都會區遠景規划,社會上亦有不少人有疑慮和擔憂,主要表現如下几個方面:

1. 遠景規划橫跨二十年,時間久遠。屆時能否按目標落實執行?會不會像以前政府提出的中藥港和數碼港一樣,有的無疾而終,有的實施走形變樣,差強人意。目前北部都會區遠景規划細節尚未落實和公布,難免令某些人士疑慮。

2. 北部都會區遠景規划,計划宏大。有人初步估算,如果將這些所有計劃都推行的話,大概投資超過2萬億元以上。香港目前財政能否承擔?是否需要改變香港以往一直堅守的審慎理財原則和傳統?以大幅舉債方式而為之?

3. 如何盡早解決本港住房供應不足?北部都會區遠景規划和大嶼山填海計划,都需時較長。如何兼顧中短期需求,達到社會和諧發展,也有迫切性。

4. 按香港過往的新市鎮建設傳統和慣例,從咨詢、規划、批准、撥款、建設,過程繁复,周期冗長,成本難于控制,效率值得商榷。能否借鑒內地基建發展經驗,修改有關法例,調整程序,充分運用現代科技,高效管理,縮短建設周期,降低造價和控制成本。避免高鐵香港段造價大幅超支的情況重演。港珠澳大橋亦是一個案例,大橋香港段的單位造價成本,比內地段單位造價成本,高出一倍以上,結果令人深思。

二、 千錘百練集廣益,磨刀不誤砍柴工

北部都會區遠景規划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從面積上來,有300平方公里,橫跨新界北部東西兩翼,跨度逾二十公里,南北跨十公里不等。土地權屬多樣且复雜,基礎設施薄弱,環境保育要求較高。這可能是香港開埠以來最大的多目標、多功能,多方位發展項目。因此,按照林鄭特首提出的北部都會區遠景規划目標和要求,做出和完成可以落實執行的實施規划。計划本身就是一項巨大和艱巨的工作,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只要特區政府足夠重視,相信特區政府一定可以做好。這里筆者有几個小小建議供參考:

1. 立即開始普查和前期規劃,由政府成立臨時專職工作小組,開始制定工作計划和招募人才及工作人員。專職工作小組應有取得政府相關部門有關數据的授權。

2. 成立以本地与國際專家、學者、環境保育、政府部門和商界(包括內地專家、學者、政府部門和企業參与)的大咨詢委員會,並分門別類成立專門諮詢委員會,發揮各大學學科作用,儘快開始咨詢工作,廣泛咨詢各方面的意見,吸收好的意見和建議。在咨詢的基礎上進行起點高遠和具前瞻性的具體規划。全面科學及詳細的規划有利于整個都會區計划的后續實施執行,減少後來修改調整花費大量時間。此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也。

3. 儘快成立北部都會區發展負責部門与團隊,《施政報告》中林鄭特首己宣布將增設副政務司職位,統籌安排和指揮北部都會區計划的實施,具跨部門協調功能和授權。

4. 建議在全面規划及時間表安排基礎上,結合財政和專項融資情況和進展,分階段實施北部都會區計劃。盡可能壓縮北部都會區發展所需時間,同時制訂分階段目標及時間表。環境評估先行,基建布局(道路网絡、河道、水、電、排水及污水處理、綠色能源利用)和施工盡早開展。圍繞林鄭特首《施政報告》中提出的“雙城三圈”設想,除不斷增加的陸路通關口岸,還應規划水路從香港到前海、香港到深圳机場、香港到深圳鹽田、香港到深圳大鵬半島等水路通關航班。

5. 确立北部都會區發展中的重點項目,抓重點,帶動配套工程。先建設示范社區、示范市鎮、示范學校及配套商業。

6. 建議貫通沙頭角海及后海(即貫通大鵬灣和深圳灣),拓闊深圳河,引海水入深圳河,徹底改善深圳河河水交換凈化能力,令河道水清無臭,綠化兩岸環境。使河道具備一定通航及觀光功能,這樣才配得上都會區發展成為大灣區核心都會區形象。

貫通沙頭角海及后海的設想在十多年前己有深圳港區政協委員向政府提出,彼時提案建議貫通沙頭角海及后海,發展“一河兩岸”港深:邊境經濟區,加深港深經濟合作。此時特區政府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貫通沙頭角海及后海,拓闊深圳河,引海水入深圳河,令河道水清無臭,綠色兩岸更加有必要,雖然工程不小或有諸多困難,但完成后才影響深遠,造福后代。無論如何,將此議題擺上研究和議事日程,是一件涉及兩地政府均關心的事。誠然,這里可能涉及許多水文水質技術方面的事,需遵循科學的態度來處理。

三、 運用科技促效率,無限風光大灣區

近年我們國家在科學技朮方面的進步,為世界所矚目。尤其在基建方面,無論在填海、架橋、開通隧道等方面的技朮和設備都是在世界前列。這些都是我們在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划應好好運用或借鑒的。充用運用現代科技,促進規划、建設、施工、維護等方的的效率提升,降低成本和節約能源消耗,這都是十分有益處的。

展望國家的“十四五”規划的宏偉藍圖,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划正是香港融入國家的“十四五”規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和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本蓍主動融合,積極務實的態度,科學的精神,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難,一步一步實現北部都會區計划的宏偉目標,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中新型充滿活力、節能環保、与青山綠水圍繞的耀眼的宜居宜商宜科創的現代都會區。

作者:香港匯通策略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侯伯堅

港珠澳大橋收費標準咨詢委員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广告位1
广告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