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练才榕/文王谰/图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国歌精神。10月11日-12日,广西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新时代广西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培养”培训班联合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在广西大学召开“田汉在广西及文艺作品研究交流座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的侄女田伟、田灿两位女士进行了两场“《义勇军进行曲》及在海外传播的故事”主题讲座,并前往广西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探访了田汉旧居。田伟、田灿与莘莘学子一起回顾田汉跌宕起伏的奋斗历程,并在南宁再次唱响激情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
亲临广西
追寻闪光足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电影《风云儿女》剧本诞辰90周年,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诞辰89周年,更是《义勇军进行曲》被宪法正式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周年。田伟、田灿此时亲临广西,颇有意义。
在广西大学的交流座谈会上,田灿女士分享了“国歌之父”田汉先生与先辈们的轶事,在她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大家仿佛看到当年田汉以笔当枪、矢志革命的峥嵘岁月。田伟女士则分享了多张田汉及自己父辈的珍贵照片,她动情地讲述了《义勇军进行曲》创作背后的故事,让大家感受到国歌精神带来巨大的震撼与力量。
如果说上海是田汉的创作高峰,那么烽火乱世让广西也成为田汉生命历程中一个重要节点。在广西,田汉的足迹踏遍南宁、桂林、钦州、河池等地,甚至在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锦江村麻子畲坡还有田汉和最后一任妻子安娥的故居。田伟、田灿两位老师在麻子畲坡抚摸着伯父田汉的雕像、瞻仰故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田伟表示这次姐妹俩到南宁实属不易,她今年72岁,妹妹70岁,“现在田汉的第二代后人,只有我们姐妹俩还能动,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田伟希望用声音、真实的想法告诉年轻的后辈,要记住国歌创作的初心,弘扬国歌精神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责任,是对祖国最好的报效。
田灿的一生主要从事党务和文字编辑工作,出版有《关于田汉话剧语言风格民族化进程》相关著述。田灿和姐姐从小就听到国歌,耳濡目染,所以对国歌有特别深的感情。这次到广西,田灿想为田汉传奇的一生增加更多“广西篇章”。
不解之缘
家族处处有“广西”
田汉与广西有着不解之缘,他曾先后6次亲临广西。中国田汉研究会理事、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李建平表示,田汉是整个抗战时期大后方戏剧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和推动者。他的主要贡献总结而言,在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创作大量剧本,有些剧本在桂林是首演,著名的是《秋声赋》。田汉是中国的戏剧魂,他还在桂林创办《戏剧春秋》杂志,该杂志是抗战时期大后方最重要的戏剧刊物。最为亮眼的是,1944年由田汉、欧阳予倩等人发起的在广西桂林举办了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八省三十多个文艺团体的千余名艺术工作者在漓江之滨演出一百七十余场戏剧,观众达十万人次,这场盛会像一声嘹亮的号角唤起人们对抗战必胜的信心。此外,田汉还辅导剧团生存,积极支持中共领导的抗日戏剧团队——新中国剧社,坚持在广西、湖南等地开展爱国抗日戏剧活动。田汉是一个全才型的人物,还研究过中国海军的发展。他忠贞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下顽强的拼搏精神,为民族解放的奉献精神,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今天依然熠熠发光。
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原所长王建平认为田汉写了很多有关广西的诗歌,这些诗歌跟当下文化旅游结合,为广西文旅注入了文化内涵。王建平曾到钦州考察发现田汉在钦州中山公园天涯亭写的诗句“运河滚滚入湖来……”他说:“这诗句与今天我们开凿平陆运河通江达海的景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座谈会上,广西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何述强从三个历史时期分析田汉与广西的情缘,他引用田汉的一句话“光明从战斗中来”,说明田汉的作品中大多在寻找光明。何述强认为田汉的文学艺术是宝藏,透出了知识分子的风骨,田汉用一支笔捍卫了知识分子的灵魂。
田伟表示,她们的家族也很“广西”。田伟家里有姐妹6人,每个人的名字都是田汉取的,二姐是在8月的桂林出生,所以取名双桂。伯父田汉与伯母安娥在广西的爱情轰轰烈烈,安娥还曾经受李宗仁任司令长官的第五战区政治部邀请,以《广西日报》特约记者身份,赴第五战区鄂中前线采访。
当记者问田灿是否见过安娥?她说:“见过,我觉得,她表面给人的印象是一位文静,柔软,具有书卷气的女性形象,而骨子里却有着燕赵儿女的侠胆气概,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身体力行
不遗余力发扬国歌文化
国歌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是永驻心底的奋斗之声。可是田伟要常住日本后,父亲就告诉她,聂耳23岁遇难,并没有看到自己谱曲的国歌传唱大江南北的盛况。田伟说,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她到日本36年,每年7月17日都会在聂耳遇难地日本藤泽市鹄沼海岸的纪念广场为他送上一束鲜花,然后高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田汉曾经留学在东京师范大学,聂耳在日本遇难,田汉与聂耳一生合作了14支歌曲,日本对于两位大师而言,都是人生重要的里程碑。未来,田伟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在日本建一座田汉纪念馆。然后把田汉在日本的译作、诗歌、戏剧剧本等做好翻译,出版成册。以实际行动告慰田汉和聂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歌精神。“国歌是祖国母亲的召唤!作为田汉的后人,我们更知道这样做的份量和意义。”田伟说。